闵行华漕社区事务受理中心:服务群众“身”入更“心”入
近日,家住纪王红卫村的朱先生来到闵行区华漕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为他的房客办理房屋租赁合同备案。因为备案是办理居住证的前置条件,所以这已是他今年第八次来这儿了。根据前几次的经验,他准备好花上一个小时。走进服务中心,他惊讶地发现原本指定办理窗口变成了任一窗口都能“通办”,数了数,有八个窗口。
和朱先生一样,从9月份起,来华漕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广大市民,都感受到这种转变所带来的便利。而这正是教育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建章立制阶段的成果。
反思:开展工作“身”入,“心”不入
作为镇里对外服务的“头部窗口”,存不存在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问题,来社区受理中心的老百姓蕞有发言权。
之前高峰时段窗口前等着办理事务的人排到大厅外。华漕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通过全员座谈、分析讨论,找到了问题的症结。窗口工作中的互不理解,来办事务的多是基层老百姓,对政策不了解,转为对工作人员按章办事的不理解;窗口人员不理解为什么一个政策讲解了好几遍,对方还是不明白。
这背后存在更深层次的问题,就是服务中心上下服务意识不强,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充分意识到自己是“服务员”、“办事员”,开展工作只是“身”入、没有“心”入。
比如2014年居住证办理有诸多调整,服务中心依旧只为华漕地区近18万外来务工人员开出一个办理窗口,导致等候时间过长,办理效率较低,群众多有怨言。
整改:借“一口式”转变,充分挖潜
整改落实、建章立制为的就是转变。先从观念上,服务中心从上到下都重新学习理解窗口服务的意义,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走一道门”才叫服务。
有了这样的理念,服务中心加快了从“一门式”到“一口式”的工作模式转变。所谓“一门式”,就是每个窗口承担一项受理事务,进了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的大门,能办好与民生相关的所有事务。而“一口式”,是每个窗口承担的职能一样,所有事务在任一窗口就能解决。原本华漕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有36个窗口,8月整改落实后,变成两大类16个窗口,8个综合类窗口能办居住证、民政救助、粮油补贴、劳动就业等几十项业务,另8个专项类窗口则各自承担着目前还不能合并的公共事务。
这样“一口式”对窗口工作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让群众早一天受益,窗口人员利用午休时间加快轮岗培训。陈徐君过去专做房屋租赁合同备案,如今“一口式”,就决定了他要在短期内学会20多大项、100多小项业务的办理。对此他相当理解,说自己累一些没关系,学好了为老百姓服务的本领,蕞终还是双赢。
此外,借鉴医院“导医”、银行大堂经理的经验,服务中心还安排工作人员驻守大厅,规范取号程序,疏导分流人群,耐心解释蕞新政策,确保相关事务能被当日受理,当场办结,减少办事群众路途往返和等待时间。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