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这座非遗文化体验馆“运动”变身露营、浆板、手创和漆艺都到碗里来!
驾车从人民广场出发,沿南北高架一路前行约35分钟,眼前一派田园风光。碧草茵茵,野花摇曳,树林蔽日,夏季黄浦江畔的闵行郊野公园内,洁白剔透的 “漆栖——国家非遗脱胎漆器文化体验馆”,隐藏在宛如田园油画的丛林美景之中。
上个周末,这座由国足门将颜骏凌担任“传播大使”的非遗文化体验馆,悄然华丽转身:一场漆栖夏日市集在森林树荫下悄然铺开,文创手作市集、漆艺体验、美食美酒、露天电影、露营体验、浆板体验等,让100多名参与者大呼过瘾,“这是什么神仙地方啊!”
包括进一步普及脱胎漆器这一国家级非遗文化在内,组织者未来计划陆续推出体育夏令营、郊野观星营、定向越野赛等亲子融合系列活动。“漆栖”所在的闵行区浦锦街道丰收村,在期待更多上海市民前往打卡同时,也盼望市场主体的文体旅融合探索能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
通透明亮的三层小楼,错落有致的6间坡屋顶民宿房间,挑高的展览空间内,摆放着数百件闪闪发光的精美漆器……
图说:“漆栖”,由国家非遗传人李波生,特聘国足门将颜骏凌任“非遗文化推广大使”。
2021年4月,浦锦街道丰收村一座颜值极高的白色建筑正式对外开放,就连国足门将颜骏凌也现身担任“非遗文化传播大使”,吸引不少正在浦江郊野公园内骑行游客的目光。
这座建筑,是丰收村全新引入的“漆栖”,是上海首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脱胎漆器文化体验馆,集展览、体验、民宿为一身,致力于打造全方位非遗文化深度体验空间。
图说:一楼展厅、二楼亲子非遗体验空间和三楼民宿客房。
过去一年,漆栖非遗文化体验馆,更多专注于静态的非遗文化深度推广。游客和参观者进入一楼展厅,可以看到国家非遗传人李波生老师的上百件典藏漆器作品、珍贵历史文物资料;二楼的亲子非遗体验空间,家长可以带着孩子共同聆听中国大漆的精品微课,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并在老师指导下齐心创作一件私人漆器;3楼有6间客房民宿,全部采用坡屋顶设计,呼应田园村落的“建筑原型”,入住者在这里可以倒一杯清茶美酒,欣赏朝霞落日,畅聊人生趣事。
就在上周,漆栖夏日市集在体验馆外的首度推出,让人感受到户外运动、体旅融合的独特魅力。衣着靓丽的年轻人在文创手作集市共享亲手制作的工艺品,10多个孩子在碧蓝色户外泳池体验烈日下的水上狂欢,精致露营的别致造型引得当地村民驻足观望,而身穿橘红色救生衣的桨板爱好者正在西侧直通黄浦江的小河上挥桨前行……
这些改变的源头,要从疫情之下,一对上海小夫妻前往非遗文化体验馆“避世”的那段往事说起。
郭伟,沪上一家体育视频公司创始人,也是这座非遗文化体验馆的联合运营方之一。3月17日,上海疫情暴发时,他携全家和一条边牧犬“熊宝”,驱车从市区前行漆栖非遗文化体验馆,“当时没想太多,就感觉乡村空气新鲜,加上体验馆空间更大,更安全,在树林里还能出门活动。”
没想到,非遗体验馆竟成了他们在疫情期间的“新家”,一家人连续当了近60天丰收村的“新村民”。虽然疫情下同样需要“静默”,但相比市区居民一度忙着抢菜为物资发愁,疫情下的丰收村秩序井然,村民们衣食无忧,郭伟和家人头部次体验上海乡村独有的安全和悠然。
疫情期间,隔壁村民们主动送来自己种的番茄、黄瓜等蔬菜副食品,基本不愁吃的;甚至有一晚,还有村民在黄浦江捞到一条十来斤的野生红鲤鱼,他们马上拿到“老好看的白房子”这边,“活蹦乱跳刚捞出来,你们城里人平时根本吃不到……”
那段时间,非遗文化体验馆成了一处世外桃源。自给自足,衣食无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灯火可亲,家人闲坐——一家人归隐田园、其乐融融的生活状态,通过微信朋友圈传递,引发无数在市区“战疫”好友的艳羡,“太幸福了,等解封后,我们一定要亲自体验下。”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曾表示,乡村是中国安全的保险阀,是化解危机的蓄水池。同样,上海是中国蕞繁华的国际大都市之一,但就在距离市中心仅半小时车程的沪郊,申城市民就有机会体验上海乡村的田园野趣、生态安全。
这番无心插柳的独特经历,让郭伟和妻子陈怡对各自事业的未来发展,都有了更深入的思考。他们蕞终一致决定,哪怕疫情防控常态化在短期内对文体旅产业依旧存在一定影响,但他们看好长期发展,决定逆流而上:进一步开拓非遗文化体验馆的多元化场景,让更多人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了解乡村独特的价值。
作为漆栖非遗文化体验馆的负责人,陈怡原本是一名律师,疫情前就读法国艺术管理学院的MBA。如今,她暂时放下原来律师行的业务,加速跨界融合,把工作重心放在非遗文化体验馆的文体旅推广。
“我觉得,在文体旅融合层面,我们体验馆有很多优势,这是丰收村乃至上海乡村不可替代的长板。”陈怡认为:首先是距离市区近,开车半小时就能抵达;其次是自然环境好,这就是一个大森林,旁边就是黄浦江,仿佛生活在天然氧吧;还有就是,“我们的建筑很美很独特,本身就是艺术品”;独特建筑里面还承载着国家级非遗文化传播的场景、功能,同样不可替代。
在陈怡的规划蓝图中,不管是推广大漆非遗文化,还是传播更健康生态的生活方式,都有着极大拓展空间,“体验馆内目前都是脱胎漆器工艺和国家非遗传承人李波生大师的作品,相对比较传统,未来我们计划推行大漆非遗的年轻化、市场化和普及化,包括给全国的大漆青年艺术家举办联展,让更多人知道这项非遗文化。”
如果用无人机拍摄,丰收村整个村子都在浦江郊野公园范围内,500多户村民家庭早就不再以种地为生,每天都在森林公园中与诗意为伴。尽管大部分村民已从农民转为居民户口,但每个月仅3000元左右的收入,并不富裕。
在漆栖非遗文化体验馆约一公里外,有一座面积达53亩的足球公园,这是村里引进的大项目之一。为支持体育产业发展,村里把原来的村委会办公室都搬了出去。目前,足球公园的经营收入归郊野公园,村里的收入主要是当初每亩2.5万元的土地流转费。
丰收村党总支书记陈斌,已经在村里连续工作27年,是一名“老土地”。随着丰收村文体旅产业的起步,他想着如何把更多的游客消费留下来,思考着如何进一步规划布局,惦记着如何让村民的腰包鼓起来。
“以漆栖非遗文化体验馆为代表的民宿产业发展为例,村民肯定得益。”陈斌介绍,当地村民出租房屋给民宿投资者,除了每个月有固定租金收益外,全新改建的民宿建筑在15年后也回到村民手里,“我们村里只是作为见证方,不收任何管理费,帮助村民实实在在增收,是头部位的。”
在陈斌看来,紧靠黄浦江、距离市区不过半小时车程的区位优势,加上区域内多家三甲医院的存在,丰收村接下来会在文体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他说:“乡村振兴的核心,是人才、资源的互相流动,我们期待更多像漆栖这样的文体旅融合项目落地,欢迎更多有识之士前来发展,更相信丰收村会迎来更大的丰收。”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