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文化中心建成了商业大楼
当初居民们期待的“社区文化中心”纯属一厢情愿。青年报记者施培琦摄
本报讯闵行区梅陇镇龙里路益梅路路口原本有一片荒地,不久前,一幢新造大楼建成,KTV、桑拿会所、土特产店、饭店纷纷入驻,使周围一下子热闹了不少。然而,家住附近紫藤二村的市民老杨对这些变化却没有一丝喜悦,反而感到忿忿不平。原来,这幢大楼当初开工时,周边居民都被告知是要建社区文化中心,不料,建成后却变成了商业大厦。
前日下午,青年报记者跟随市民老杨来到龙里路益梅路路口,一幢崭新的三层黄色建筑映入眼帘,大门上“龙里大厦”四个字在阳光下分外醒目,根据门牌号显示,这里是龙里路518号。绕着这幢龙里大厦走一圈,只见其底楼门面被一家洗车行、几家饭店还有一家新开的土特产商店占据;走上二楼,这里是一个商务中心,几家蕞先入驻的公司已经开始装修;而到了三楼,步出电梯后几乎漆黑一片,摸黑往里走才发现这里原来是个KTV会所。
硕大一幢大楼,竟看不到一丝文化气息,这怎么可能是社区文化中心呢?跟着老杨的脚步,记者来到了大厦旁边一块由施工单位立出、至今依然留存的施工告示牌前,只见告示牌上面在工程名称一栏上写着“新建梅陇社区文化中心用房”,建设单位则是梅陇镇文化中心。
老杨表示,“当初这里开建时,无论是施工铭牌还是现场公示上说的都是要建社区文化中心,大家为此都还很高兴,没想到,建成后完全变成了商业中心。”另一位家住附近的居民李先生也表示:“借着社区文化中心的名头来招商牟利,我怀疑这里面有什么猫腻!”
居民们憧憬的社区文化中心为何成了镜花水月?一幢商业用房又为何要假借“社区文化中心”的名字来建造呢?为了寻求答案,记者首先来到了负责这片辖区管理的梅陇镇第五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一上来就表示:“其中的缘由你要去问张慕村。”根据居委会的说法,龙里路益梅路口的那块土地为闵行区张慕村所有,而如今的龙里大厦实际上是张慕村村民集资建房,目的是通过招租,提升村民收益。而对于为何要借“社区文化中心”的名头来建楼,居委会方面只是表示,这只是打个“擦边球”。
记者随后再次回到龙里大厦,来到位于二楼的招商部,里面的一位负责人在面对质问时倒显得很淡然:“我就是张慕村派到这里来管理的。这里名义上确实是文化中心,任何备案、登记的也是以文化中心的名义,但实际上不是。这里根本就不会作为文化中心来使用。你要了解更多得去找我们村委会。”
对于这样一个被居民们称为“挂羊头卖狗肉”的“文化中心”,张慕村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么做归根结底是为了张慕村村民的利益。”他表示,龙里路益梅路路口这块大小有近20亩的土地本来就是为张慕村所有,张慕村的村民想通过这块土地实现创收,所以也想建一个商业楼。所以后来村民集资建房,造了龙里大厦,进行招商引资。”
至于借了社区文化中心的名义,该负责人解释是:“如果建房前以商业用地名义申报,那就必须进行招投标,对于我们这种村民集体来说是不利的,所以我们只能申报为公益事业用地,挂了个‘社区文化中心’的名头。”说到这里,他也承认:“这确实是违规的,但也没办法。”
对于现在造成的民怨,该负责人把原因归结为解释工作不到位:“我们在刚开建时没有公开对居民说明。在动工前的公开告示书上,确实也写了是建梅龙文化活动中心,由此给居民造成了误解。”不过他同时表示,未来不会改变业态,不会把商业中心改回文化中心。
记者昨日下午致电闵行区梅陇镇规划建设和环境保护办公室,电话拨打多次却无人接听。转而联系梅陇镇宣传部门,工作人员却表示对此事并不知情,需了解情况后再给答复,但截至发稿,记者依然没收到任何回音。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