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情】马桥的“香格里拉”你知道吗?
日前,区政协办公室、区教育局、团区委和闵行区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了《发现闵行之美》系列丛书诵读活动,将陆续邀请闵行区多所学校的青少年一起来读好书、善读书、懂历史、爱家乡,合力推动“闵行情”读书活动落到实处。
头部季,我们邀请了七宝中学的青年才俊来诵读“谁不忆江南——闵行记忆”。此书聚焦闵行地区重点保护的古树、古桥、古建筑等珍贵的文脉资源,我们力争用一张张照片、一个个故事和一段段童声音频,引领大家发现闵行之美,去诗化心中的江南,并勾勒江南文化的生动线条,阐释江南文化的核心本源,从而留住心底浓得化不开的乡愁。
一起聆听闵行声音,发现闵行之美……
闲庭信步于韩湘水文化博物园,满目的翠竹、垂柳,参天的古树、典雅别致的楼台亭榭,让人仿如置身于苏州园林,一条清澈蜿蜒的小河穿行园中,静谧中平添了几分灵动和生气。
韩湘水博园位于闵行区马桥镇西南,南临黄浦江,西与松江接壤,隔着一条女儿泾。它名为“韩湘”,还真能与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扯上点关系。因为这块地方原本叫作韩仓,传说是当年韩湘子居住过的地方。事实究竟如何,也没人考证过,反正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不过,这座水博园虽建了才20多年,但在布局、建筑上确实有些古意遗韵。
水博园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它的桥。既是特色又堪称一绝。园中计有20余座明清时期所建的古桥,每隔二三十步就有一座,有的地方更是桥连桥。有耸肩驼背的石拱桥,有清秀玲珑的石板桥,也有精致小巧的砖砌桥和油漆栏杆的小木桥,构成一组极有观赏和研究价值的古桥群,为博物园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和江南水乡的文化韵味。这些石桥中有从京杭大运河河畔移来的始建于雍正年间的醒狮桥,有从浙江乡间移来的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1378)的龙凤桥,还有建于乾隆七年(1742)的小环桥,建于嘉庆二年(1797)的迨吉桥等。
这些古桥原先大多散落于江南村落,历经百年风雨,早已残缺不全,几近坍塌,如珍宝蒙尘卧于荒郊而无人问津。在具有修复古建筑经验的苏州工匠的努力下,终于将这批古桥移建复原。比如原址在苏州郊区香泾河上的香泾桥,因年代久远已经塌陷,部分桥石散落于民间。水博园有关人员经过千辛万苦地寻找,终于把那些砖石浮雕搜集齐全,并依据有关资料原貌建造。人们现在在这里看到的香泾桥为单孔拱桥,整体造型像一顶官帽和驼峰,拱券为马蹄形。桥长11米,高3.5米,跨度为3.2米,东西两端各有11级台阶,桥两侧有12根方型望柱,桥顶中央镶有一块紫红色的浮雕茶花石。据专家说,这种桥的建筑工艺在那个时代当属先进。
每一座桥有着每一座桥的故事。走过不同的桥,心情也各不相同。也许,我们可以这么说,韩湘水博园不仅仅是一处休闲娱乐之所,从文化意义上说,它是一座桥梁博物馆。
当然,这里除了桥,还有树龄近千年的古树,更有着韩湘子的传说。
朗读:七宝中学 高一(13)班 王紫
原标题:《【闵行情】马桥的“香格里拉”,你知道吗?》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