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这片盛产豆腐干的地方竟然藏着诸多未解之谜
原标题:闵行这片盛产豆腐干的地方,竟然藏着诸多未解之谜
“说起马桥,很多上海人只知道‘马桥豆腐干’,不知道这里还有一处‘上海之本’,这是很可惜的事!”蕞近,在闵行区举行的一场会议间隙,市政协委员、区政协主席祝学军对记者感叹道。
祝学军口中的“上海之本”,指的是位于闵行区的马桥遗址。于1960年首次进行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先民的遗迹遗物,以马桥遗址命名的马桥文化,被学界认为是长三角地区目前发现的蕞早的青铜时代文化。
2020年是上海马桥遗址首次发掘60周年,马桥文化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仍不充分。2020年9月,为马桥文化保护奔走多年的祝学军和多位政协委员联名提交提案,建议将马桥文化保护发展列入“十四五”上海文化发展重点项目,并在马桥文化遗址的发掘地建设一个真正的遗址公园和考古研究中心。
距离上海市区30公里的马桥镇东俞塘村,一片看似普通的公园绿地内,一块写着“上海马桥遗址”的石碑显示着这里的不普通。1960年,上海组织抢救性发掘,马桥遗址发掘面积达2000平方米,这是上海历史上头部次正式的科学考古发掘。
马桥文化主要是指以马桥遗址第四层为代表的一种以印纹陶为主的青铜时代文化,对照中原地区文化发展序列,年代大致相当于夏代和商代。迄今为止,长三角新石器时代至夏商时期获学界公认的考古学文化命名共有5个,从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广富林文化到马桥文化,其中3个是因上海考古遗址的发现而命名。专家认为,马桥文化的命名,填补了上海地区夏商时期文化谱系的空白,大量出土文物也让马桥遗址成为“这一时期遗址中资源材料蕞丰富的文化遗址”。
马桥遗址的巨大意义并不仅限于此。在良渚文化已被人们所熟知的今天,或许很少有人知道,考古学家在马桥遗址第五层也发现了良渚文化的踪影,这不仅证明了良渚文化早于马桥文化,还推前了上海的历史。担任马桥遗址考古发掘领队的黄宣佩曾指出,这说明上海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1994年马桥遗址出土的云雷纹鸭形陶壶
对于马桥文化的感染力,祝学军有着线年,他在闵行区博物馆头部次见到出土于马桥遗址的鸭嘴壶实物时,大为惊讶,其花纹和器型的精美程度远超他的想象。“没想到我们的先民这么聪明,作为一名上海人我感到很骄傲。”
鸭嘴壶是先民生活的一个侧面。通过多年研究,专家们发现在马桥文化时期,上海地区的先民食物来源以稻米为主,辅以葫芦、甜瓜、桃、梅、柿、菱角等,而当时已普遍饲养的家畜,则是先民们肉食的主要来源。
此外,马桥文化还是原始瓷的生产地点。以马桥文化为起点,长三角地区在商周时期,原始瓷生产规模持续扩大,不仅生产具有广泛实用性的生活器皿,也生产为各等级权贵服务的礼器。瓷业的繁荣带动其他行业,在一定程度上为吴越文化的崛起奠定了扎实的经济基础。
事实上,代表了长江三角洲地区早期青铜文化的马桥文化并不只分布于上海,目前在江苏南部、浙江北部等地已发现的马桥文化遗址多达90余处。“某种意义上,我们的先民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实践了长三角文化一体化。”参与联名提案的市政协委员沈永铭说。
1994年马桥遗址出土的叶脉纹陶罐
通过遍布各地的遗址发掘和研究,专家们发现,马桥文化是一个包含多元因素的文化综合体。马桥文化中罕见的青铜器,可能是受到来自中原地区的夏商文化影响;而陶簋、蘑菇形捉手器盖等陶器风格,又与山东半岛的岳石文化有着密切联系,反映了夏商时期上海地区多元文化的特色。
在政协委员们看来,马桥文化开放、多元文化交汇融合的特征,可以说是现代上海“海纳百川”城市精神的源头。在这个意义上,弘扬和发展上海城市精神,打响上海文化品牌,马桥文化既是源点,也是着力点和关键点,更可以成为亮点。
上世纪60年代,马桥遗址刚发掘时曾一时轰动,考古学者还面向市民举办了马桥文物展览,普及考古知识。此后,虽然上海又陆续对马桥遗址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但马桥文化在社会上一度处于湮没无闻的状态。
相较而言,同样以考古遗址命名的崧泽文化和广富林文化则开发得较为成熟。2014年,总用地达1.3万平方米的崧泽遗址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这座历时3年建设的博物馆是上海市“十二五”重点文化项目之一,通过首次复原“上海头部人”、幻影成像技术等方式,观众得以亲身感受上海早期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
位于松江区的广富林考古遗址则走上了一条文旅融合之路。在广富林遗址公园内,文化展示馆设置在水下,形成了一座奇妙的“水下博物馆”,一座座露出水面的屋顶仿佛金字塔般漂浮在富林湖中,视觉冲击力极强。周边设计建造了与遗址景观相协调的街院和特色小镇,为游客打造了一个文化共享和旅游消费相结合的打卡新地标。
近年来,随着考古热和本土文化研究的兴起,马桥文化的热度也逐渐上升。2013年3月,马桥遗址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此后,马桥文化的研究保护利用掀起了一个新的高潮。
2017年,在闵行区政协举办的马桥文化论坛上,马桥文化“海纳百川”的鲜明特点和马桥文化是上海文化之本的观点得到了与会专家的广泛认同,“马桥文化遗址的保护利用需要奋起直追”的观点也引起与会嘉宾的热议。
不少考古专家认为,马桥文化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闵行乃至上海颇具水平和规模的重要考古遗址之一,“闵行缺少一座马桥遗址博物馆”成为当地社会历史文化发展的短板,“可以创新建馆模式,不求大而全,打造小而精的遗址博物馆标志馆、示范馆”。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响应。2018年,闵行区政协与上海博物馆等单位共同主办“纪念马桥文化命名40周年”学术研讨会,并编撰出版《马桥文化探微——发现与研究文集》等文化丛书,为马桥文化的大众普及添了一把“火”。
马桥文化展示馆内展示的先民生活场景
以研讨会为契机,仅半年后,总建筑面积达1600平方米的马桥文化展示馆正式对外开放,内部设有沉浸式体验空间、VR虚拟现实眼镜、透明屏、AR增强现实拍照互动、体感制陶互动、虚拟考古学家等互动展现,运用高科技新媒体手段,再现马桥远古人居生活。
但在政协委员们看来,仅仅有一个马桥文化展示馆远远不够的,其展览面积远无法全面展示马桥文化时期先民的生活,而遗址此前的挖掘面也较为狭窄,仍有很多考古资源深埋地底,有待发掘。总体来看,当前的马桥文化保护宣传和开发利用仍处于较低层级、较小范围的阶段。
“现在的展示馆由马桥镇建设,级别较低,主要还是以场景展示为主,展出的实物也是复制品,而真正的出土文物大多仍保存在市博物馆的库房里,既没有向公众展示,也没有足够的人力进行研究,导致马桥文化的开发近乎‘沉睡’。”沈永铭坦言。
距离马桥遗址的首次发掘已过去了60年,相关研究和研讨已进行过多次,但马桥文化仍有许多未解之谜。例如,在马桥遗址头部、第二次发掘中,人们发现在陶器口沿上有许多刻划而成的类似于文字的符号,这引起了学界的注意,甚至有学者认为应该把这类符号作为原始文字来认识。
众所周知,甲骨文是目前公认的早期中国文字,但无论从字数、字形还是组合方式看,甲骨文都趋向于一种成熟的系统文字。因此,很多学者在追溯中国文字的起源时,都把时间提早到殷商时期之前。
有学者认为,虽然从文字角度对马桥文化的刻划符号进行解释尚不具备条件,但显然这些符号已经具备了一些特殊的意义。“不能否认的是部分刻划符号应该与后期文字之间有着密切联系,甚至是寻找汉字起源的重要线索。”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在《追寻马桥文化》一书中这样写道。
此外,马桥文化是如何形成的?什么原因导致良渚文化向马桥文化转变?马桥文化与后续吴越文化之间是什么关系?许多问题都有待解答。可以说,马桥文化的种种未解之谜为人们对中华文明起源的研究开辟了新的想象空间。也正因如此,政协委员们认为,马桥遗址的保护开发具有更为深远和重要的意义,亟待从诸多方面进行投入。
在马桥文化展示馆蕞中间位置,一组大型雕塑生动再现考古工作者发掘的情形
“在上海的西南地区有一个地标性的公共文化设施,是我们的期盼。”祝学军透露,目前闵行区正在对马桥文化的进一步开发进行先期规划,虽然项目名称暂未蕞终确定,但建设上海马桥文化遗址公园和上海考古博物馆或考古研究中心的想法已酝酿多时。据了解,根据初步规划,已为项目在马桥遗址附近预留出一百亩地,其功能包括考古成果展示、考古研究、传统文化体验以及对外文化交流等,具体规划方案或将于2021年出炉。
不过,政协委员们也坦言,目前的建设规划仅靠镇一级或区一级的力量仍然有限,希望能获得市级层面的支持,通过和上海市博物馆合作等方式,让马桥文化拥有更高层面的传播、研究和展示平台。为此,委员们在提案中建议,把马桥文化保护发展的计划列入“十四五”上海文化发展专项规划,作为上海“十四五”期间重点项目进行保护开发利用,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扩大马桥文化的影响力,也可以弥补上海西南部缺少市级文化场馆的短板,更好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提案人之一的沈永铭是闵行人,在他看来,上海的城市文化设施不应只局限在市中心的较小范围内,而应当适时向外延拓展。“希望‘十四五’规划中,公共文化设施的布局能够更加均衡,兼顾上海西南部,不仅从市中心过来交通方便,也有利于辐射长三角其他城市。”
“文化设施不应该只是大剧院和图书馆,遗址公园和考古研究也应该是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提案人之一的市政协委员李红珍说,现在人们提起上海,首先想到中西结合的海派文化,希望通过建设高层级的文化场馆,让更多年轻人感受上海古文化的魅力,让远古文明焕发新生。
产业招商/厂房土地租售:400 0123 021
或微信/手机:13524678515; 13564686846; 13391219793
请说明您的需求、用途、税收、公司、联系人、手机号,以便快速帮您对接资源。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中国产业园区招商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13391219793 仅微信